/>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金川旅游 > 景区景点 > 乡村旅游

游记 | 巴丹吉林,拥抱那一片美丽的沙海

发布日期: 2019年01月15日 分享到:

  对于沙漠的最初印象,来自一位台湾女作家三毛的《撒哈拉故事》。她说,每想你一次,天上就落下一粒沙,于是便有了撒哈拉。就这样,撒哈拉的一把黄沙,点缀了我的青春年少,也筑起了我一生的浪游之梦。

  也许,这个季节注定要和沙漠有一个约定。扑进它的怀抱,如同来到心灵的天堂。当然,这一次不是去撒哈拉,而是一个叫做“巴丹吉林”的地方。

  

    

  最美沙海,上帝勾勒的神奇曲线 

  巴丹吉林沙漠,位于我国内蒙古西部。“巴丹吉林”是蒙古语。“巴丹”由一个叫“巴岱”的人名演变而来,“吉林”是海子、沙漠湖泊的意思。总面积4.7万平方公里,与塔克拉玛干、古尔班通古特、腾格里并称我国四大沙漠。高耸入云的沙山、神秘莫测的鸣沙、静谧的湖泊湿地,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的奇峰、鸣沙、湖泊、神泉、寺庙堪称“五绝”的神奇景观。

  在巴丹吉林沙漠内部,遍地都是流动的沙丘,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%,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。由于受西北风的强大影响,巴丹吉林沙漠的海拔高度在1200~1700米之间,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,一般高200~300米,以复合型沙山为主,呈北 30°~40°东方向排列,这也直接导致巴丹吉林沙漠形成了独有的美丽线条,从而被誉为“上帝画下的曲线”。

  我们从甘肃金昌出发,两个小时就来到了巴丹吉林景区。放眼望去,沙山沙丘、风蚀洼地、剥蚀山丘交错分布。它从地上铺到天上,又从天上漫到无际无涯。根本分辨不清,哪里才是尽头。

 

  沙漠里的线条非常独特,像一朵朵凝固的浪花,柔和地向上隆起,渐渐地抵达顶峰,再以更舒缓的幅度复归平静。

  不经意间,太阳已经移到西边的山梁上,沙山的影子越拉越长,仿佛一根无形魔杖的挥动,沙漠里的光影瞬间灵动起来,静立的沙山像一个个苏醒的精灵,幻化出万千幻像。沙地上凸显出一条条光影的褶皱,仿佛有生命的褶皱在光影的浇灌下生长蔓延,梦幻般铺满了广阔大地。光与影在山脊与山凹处追逐变换,翻滚的曲线纠缠交错连绵不绝,仿佛一曲悠悠不息的牧歌,一直吟唱到天地的尽头。

  沙漠深处,竟深藏了100多个海子 

  行走在沙漠深处,有一大发现定会改变过去你对沙漠的想象。在高大的沙丘之间,竟分布着140多个内陆小湖,当地人称为海子,多为咸水,其中面积最大的海子有1.5平方公里。当然,这绝非海市蜃楼,也非道听途说。那么,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巴丹吉林沙漠,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海子呢?

  有人认为祁连山的雪融化后,通过地下深处的断层(即地质上著名的阿尔金断裂带)源源不断地进入沙漠。也就是说,500公里外的祁连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巴丹吉林沙漠之水的发源地,在地下1万米深处,两者靠一条隐蔽的地下河一脉相承。

 

  一种新的说法是从东南方过来的深循环水,深循环水是从地壳深处溢出来的,而且是温度较高且稳定的热泉水,它们在经过灰岩、石灰岩地区后,才能带来溶解的碳酸钙。这些水涌出地表后,温度、压力发生变化,二氧化碳气体逃逸,碳酸钙才重新沉淀下来,形成钙华。而巴丹吉林沙漠中常年有积水的湖泊有很多钙华。

  不管结果如何,这些美丽的湖泊,让大漠不再荒芜,它给了牧民们可世代生息的一线源泉。红日醉人,倒影婆娑,烟霞氤氲,与沙海融为一体,即壮阔又柔美。

  置身于巴丹吉林沙漠,即使再哀怨的心灵也会注满光辉;即使再凄惘的身躯也会洒满活力!

  天地无声,大美无形,此心俱醉!我知道,头顶这漫天的星辉,将会一直照耀我前行。

  不是所有的沙漠,都叫巴丹吉林。